同款式的红木家具,差价却是相差很大,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?
红木家具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优质家具的统称,由红木木材制作的高档实木家具。造型优美典雅,雕饰精细生动,外表光亮细腻,于清新淡雅中,透着幽幽古韵,不断被世人所热捧。
近年来,红木市场开始出现漏洞,个别家具商贩,为从中谋取暴利,以低廉的价格博关注销售低劣的“红木”家具。
提醒大家:便宜没好货,请擦亮你的眼睛,别被低价晃了神。
低价红木家具常用套路之“偷工减料”
红木家具具有结实美观、经久耐用等特点,这些特点与红木的本质密切相关。红木材质坚硬、纹理美观,但生长缓慢,生长期都在几百年以上,加上曾被大量的砍伐,许多木材已濒临灭绝,变得稀有珍贵,红木的价格也十分高昂。
1、 真假红木 混淆视听
这些“红木“家具商家,为节省成本,便在木材上打起擦边球。用与红酸枝密度、纹理以及油性上接近的东南亚的“花枝”、巴拿马和墨西哥的“微凹黄檀”等,掺进真正的红酸枝原材料中。把在颜色和花纹上与紫檀接近的来自科特迪瓦的“科檀”,拿来当紫檀木使等。
这些木材连红木的门都进不了,称哪门子红木家具?
2、滥“木”充数 粗制滥造
红木木材包括“白皮”和“芯材”两部分。“白皮”是木材的白色部分,也就是红木的边材。主要为树木输送营养,它与芯材相比,不但密度小、抗压力低,而且富含营养成分,容易被虫子蛀蚀。在制作家具时候通常是被摒弃的部分。
这些被利益冲昏头脑的无良商家,则直接用大量白皮与芯材一起滥竽充数当成原料制成家具。这种参合白皮的家具,在若干年后被虫子大量腐蛀,影响红木家具牢固性,缩短使用寿命。
3、榫卯结构 形同虚设
榫卯是红木家具的灵魂,是中国传统木作工艺的精髓。科学考虑榫卯的粗细紧密和力学平衡的合理性,运用巧妙的构思,采用精巧准确的榫卯结构将家具的各个部件紧密组合连接在一起,更浑然天成、经久稳固。
但这些价格低廉的红木家具,在制作中完全不按传统的制作工艺流程,他们用机器流水作业,家具链接处从外表面看有榫卯,实际上是机器打眼然后用化学胶封住,内部根本没有传统的、严丝合缝的榫卯结构,这样的家具经不起时间的检验,一般过个三五年胶水失效就会松动,不免会发生散架甚至坍塌的事故,成为生活隐患。
4、化学用漆 “漆”骗大众
红木家具外表之所以光亮细腻,与家具的用漆和上漆工艺息息相关,为保证家具用料的安全性,保证家具外表色彩饱满光鲜,通常,上漆时会采用传统的生漆工艺。
生漆,是从漆树上提取的植物涂料,因为提取工程繁琐,在市面上价格十分高昂。再以纯手工的髹漆技艺为家具上漆,使得家具着色均匀细腻,光亮似由内而外散发。
生漆工艺耗时耗力,为大量减缩成本追求极大利益的低价“红木家具”商家自然不会采纳,而用廉价的化学漆代替传统生漆,再用机器,快速上漆,加快生产力。
化学漆中掺入甲醛等有害物质,使用不当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,而机器上漆自然比不上工匠师纯手工来的细致,导致家具表面着色生硬,严重影响家具美观。
4、呆板雕刻 死板不堪
雕刻,能让红木家具的颜值加分不少,无论是俏皮灵动的花鸟图,还是层峦叠嶂的山水画,在雕刻师鬼斧神工的技艺下都能将它们活灵活现的呈现在家具上,成为一道红木家具不可或缺的靓丽风景。
目前红木家具的雕刻方式分为机雕和手雕两种。机雕只适合精度有限的浮雕、透雕等。而手工雕刻是在机雕基础上加工而成的,讲究效率忽略本质的“红木家具”商家干脆直接省去手雕环节,用机器在家具上雕刻,家具雕刻部分缺少应该有的灵动和活泼,变得整齐划一,死板不堪,家具外形大打折扣。
购买红木家具 请睁大眼睛
正所谓一份价格一份货,红木家具从材质到工艺,以精益求精著称,以价格博优势的红木家具,只会以与之匹配的质量来回报消费者。小编在这里告诫大家,如遇到价格低廉的红木家具,请绕道!那么如何挑选正宗红木家具?
第一、看成色
市面上红木材质称谓繁多,让人云里雾里,国家根据密度等指标早已对红木进行了规范,把红木规范为:二科、五属、八类、二十九种。所以,除了下图中二十九种木材,其它的都不能称为红木。
新买的红木家具,可在强光下观察家具是否有黑色花纹。如果成品颜色为黑沉或看不出花纹,则可确定为非红木,或掺有白皮。因为一般名贵红木,是不可能用黑红等深色漆打底,会遮盖住木材本身的纹理。
第二、品雕工
用机器大批量雕刻的家具,在雕刻部分往往凝滞生硬,为追求形似,有时会故意凸起某个局部,但又会使整个布局失去平衡。仔细观察家具在边缘线条、纹饰外线等地方就能发现瑕疵。
红木家具的雕刻非常讲究细节部分的精致,粗制滥造的低价红木家具难以达到那种境界。
第三、观气韵
气韵是中国古典家具的内涵,家具的气韵,能渗透到家具的每一根线条之中,体现在每一个造型之上。行家常说:一件精致的家具,自己会说话。
就拿明式中的皇宫圈椅来说,椅子扶手端头,它的外撇造型如行云流水般洗练,上面常雕刻简洁的线纹,给人富有弹性的感觉,这就是古典家具的气韵。
以上这些方法都需要通过专业的红木家具收藏、爱好者才能辨识。
(文章和图片源于网络,给用户提供学习和参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